100人的荒島,最後會什麼樣?

假設有100人擱淺在一座資源有限的荒島上,從長遠來看,哪一種性格的人比較有可能存活下來,生下一代,再遺傳其性格特質,再生下一代,一直下去? 能夠生存的,會是正直有良心的人? 還是殘酷無情、無良心、無悔意的反社會型人格者? 當然島上還有 96 % 的良心人,因此 96% 有良知的人會跟 4% 反社會型人生兒育女,而反社會型人格的特質,部份是遺傳的,如此經過好幾代之後,島上能生存的,會不會只剩下沒良知的反社會型人? 最後,這批反社會型人,會不顧他人生死,肆意地搞破壞,殺人放火,自私無情地用盡島上的資源,然後大家一齊都死光? 這個難題,一早就引起人類學者的研究,不過一直還沒有解決。人類看來比其他物種更複雜。人類會打仗,同時又會出錢搞慈善基金,協助受打仗影響的人。人類歷史出現殺人無數的希特勒,也出現無私救人千千萬萬的德蘭修女。根據基本人類演化的生存法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像是德蘭修女這樣善良、無比愛心的人就不夠 4% 的反社會型人鬥,最終會被吃掉,又怎能生存下來 ? 究竟物競天擇是如何運作的 ? 談到物競天擇,「個體」利益和「群體」利益之間似乎會存在衝突,這個演化出來的理論,學者稱為「利他主義」。有學者認為天擇的單位不是「個體」,而是「群體」。這樣說,就出現有些「群體」比其他「群體」更能生存下去。 假如,物競天擇的單位是「個體」,「無私」這個特質在進化過程中必被淘汰,在荒島上最後就剩下殘酷的無情人。但如果物競天擇的單位是「群體」,那麼會出現「利他行為」的德蘭修女便說得通了。1966年,學者 Geoge C. William 認為物競天擇的單位是「基因」,適者生存指的是最適合的「基因」能夠生存下來。「個體」和「群體」只是「基因」的臨時環境,在「基因」還有「群體」的層次上,「良知」是適合生存的,「良知」令人類互相幫助,讓「群體」生存,所以天擇就讓「良知」生存下來。天擇會給人類留下 96% 的有良知人,同時亦留下某程度的「利他行為」特質,讓人類出現德蘭修女。 那 4% 無良知的反社會型人格者之生存問題 別忘記反社會型人格的特質…

Continue Reading100人的荒島,最後會什麼樣?

Inner Game of Tennis

在蘋果的種子裡,已包含了成為一棵蘋果樹的所有潛能!但要成長為一棵蘋果樹,還需要養分,水以及陽光,而樹的本性早已全在裡頭了。Coaching 教練學的精髓正是幫助人學習,釋放人的潛能,提升人的表現。 Coaching (教練學或教練服務) 是近年來一項發展最快的專業之一。在突顯個人特質的新職場競爭力裏,教練 (Coach) 是一項最受人注目與引起廣泛討論的新技能。在歐、美各大新聞週刊,財經或是管理雜誌中,都在鼓吹一些專業人士,去提供個人Coach 的服務,目前亞洲許多國家也正在興起教練學的學習。一些專精的運動員,運用Coach 來增進他們的注意力,提供支持架構以及持續性的責任感,使他們得以在競賽中得勝。 專業的Coaching 根源,可以追溯到 1970 年代中期一本名為「The Inner Game of Tennis: The Classic Guide to the Mental Side of Peak Performance」的書。在這些書裡,作者古威 (Timothy Galway) 提出體育界裡…

Continue ReadingInner Game of Ten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