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是為了要走更長的路

最近聽到一則值得深省的小故事,對一心努力向前衝刺的人,提供了另類的提醒。故事談的是養殖小鰤魚的事,鰤魚是養在架在海裡的四方形網裡,小鰤魚會不斷地在網裡繞圈而游,養殖的人也會不斷餵食,讓魚兒盡快長大,賣得好價。有一天,那位從事養殖小鰤魚的老先生,無意發現網的四個角落竟然停留著偷懶不游的小鰤魚。老先生以為魚兒要是不游就不會長大。所以,他就想了一個辦法,把四方形的網更換成圓形的網。他的構想的確很有果效,小鰤魚果然找不到休息的地方,只能在圓形的網不停環游。結果,架起圓形網的數個月後,魚兒並沒有因此而長得更大;相反,卻令小鰤魚太累,全都死光了。

原來魚兒們都是在適度的休息後才再游的。休息是必要的,身體在休息中可以達到恢復體力的目的。如果缺乏休息,身體會積勞成疾,甚至出現重大危機。休息是對身體的充電。每當電池快沒電時,我們就要及時充電,如此才能確保它會繼續正常運作。魚是一樣,人也是一樣,經過一天的持續工作之後,我們的能量需要進行補充,否則恐怕難以在第二天保持旺盛的精力。

休息,就是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所作的已經夠了;付出體力及心力過後,需要藉著休竭重新得力。

休息,就是懂得欣賞自己所作的;當自己在有限的時間及空間內盡了力,就是夠好的了。

休息,就是知道自己所能作的有限;盡了本分後,就需要暫停及移位,讓其他人繼續參與,使工作獲得更佳的成效,最終眾人可分享成就和榮耀。

據說有一位修行大師,帶領著一群弟子,研究哲學。其中一位弟子非常用功,因而受到大家的重視。不料學習到某個很重要的階段時,他竟然生病起來,雖然如此,他仍堅持要追隨大師繼續學習。他認為生命苦短,為了追求智慧,絕不願意浪費一點時間。大師知道後,沒有因為這弟子的勤奮而嘉許他,卻語重心長地說:「其實,智慧不一定在前面!很可能智慧在你身後,它想趕上來,而你跑得太快,所以還沒碰到一塊兒呢。只要放鬆身心,隨著自然的節拍,也能得到智慧。」成功,可能在你背後,多麼有創意的逆向思考。值得一味向前奔跑的人,再三體會。

Copyrighted by Lawrence Chu 2010-2014

NLP

Licensed Practitioner Certificate Course of NLP for Caring Professionals

身心語言程式學執行師認證課程 

Leave a Reply

Time limit is exhausted. Please reload the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