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不一定要戰鬥到你死我活,才有出路。很可惜,人際衝突當中,當事人很少能冷靜應對,最後讓成不可逆轉的關係。
事實上,職場「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員工和機構都有機會從衝突中互相學習。
在處理衝突的過程中,要明白各人在問題上的角色、立場,甚至會偏向某一個解決辦法,是解決問題的先決條件。
日常工作當中,你不難發現很多人都會給予別人麻煩,而不會為問題找出解決方案。
人總是很想講出自己的道理,要為事情說過清楚明白,很快就會不停地解釋,覺得對方聽不懂我們講甚麼。
細心一想,遇到衝突,首要做的事情,是了解一下問題所在。這並不代表其他人不了解,而是因應問題的所在而作出應對。當我們只顧解釋事情的經過,我們就會看不清楚所發生的事情。
一般人遇到問題,通常都會顯得不安;想要找出解難的正確的答案。可惜他們大多忙於指責別人,且不是針對怎樣解決。
有些人更會迴避衝突,但如果我們能夠從「解決問題」這個過程中學習,日後必定變得更能夠處理衝突以及建立處理衝突的能力。
無論是家庭、工作、人際,政府與民眾,其實衝突常常會發生,而這些問題也好、衝突也好,都是改進系統及關係的機會。
要有效處理衝突,可以試試以下的方法:
第一,要弄清問題所在,各人對同一個問題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但要解決問題,就要清楚明白問題是甚麼。
第二, 明白相關人士在這個問題上的角色何在,會偏向某一個解決辦法嗎?為何?假若太過依賴單一個解決辦法時,就會自然地把這個辦法無限量放大,以為這是唯一的辦法,但我們必須跳出來,把這些都分開來看。
第三,列出所有可能的方法,愈多愈好。
第四,評估每個辦法的可能性,每個方案的優劣之處?
第五,選擇一個或幾個解決最可行的方法,甚至可以把幾個方法連在一起,變成一個很好的方案。
第六,把所有決定好的事情寫下來,再細心審視每個方案的好處和壞處,以及了解它的枝節。
最後,要行動。如果方案行不通,可以怎麼辦?由誰人來負責監控,如何評估成效及進展?要不斷地審視,才能夠讓方案更進步。
專業人事管理 – 處理問題僱員證書課程 (30/1/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