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前題假

NLP 精確語法 - 後設模式 (Meta Model)

1.   Meta Model 的由來

1976年, Richard Bandler及John Grinder在研究兩位心理學家Virginia Satir及 Fritz Pearls之成功之道,在多次的聆聽及觀察中,發現這兩位學者每次會晤受助者時都會以相似的語言技巧了解對方說話的真正意義。後來經兩位大師分析及整理他們的語言技巧後,便在The Structure of the Magic 一書中發表了他們稱為「解構語言的後設模式」。這套模式後來稱為 Meta Model「後設模式」或「檢定語言模式」。

所有說話都是源自我們內心的一些意念。當我們用言語表達時往往經過「扭曲」,「一般化」及「刪減」,所以語言並不代表全部的事實。而「後設模式」是一套可以被用來澄清對方的說話內容;探索說話者的邏輯思維及背後的深層動機;從而讓說話者自行發現問題所在,作出修正。“Meta Model”「後設模式」是一套提問工具,顯露說話者的價值觀及思考模式,特別在適用在輔導及教練技巧上,提升助人者的分析、聆聽及發問技能,是一系列非常實用模式。

 

2.   深層結構與表層結構

  • 表層結構 (Surface Structure)﹕語言表達出來的意思
  • 深層結構 (Deep Structure)﹕語言表達以外沒有說出來的意思。包括說話者所持的信念、價值觀等。

 

3.   後設語言之分類

 

I. 「扭曲類」Types of Distortion

  • 猜臆 Mind Reading
  • 因果 Cause-Effect
  • 複合等同 Complex Equivalence
  • 假設 Presupposition
  • 虛泛詞 Nominalization

 

II.「一般化」Types of Generalization

  • 以偏概全 Universal Quantifiers
  • 能力限制 Model Operations of:
  1. 可能性     Possibility
  2. 必須性     Necessity
  • 遺失的說話者/ 價值判斷 Judgement or Lost Performative

 

III. 「刪減類」Types of Deletion

  • 主詞不明確 Unspecified Referential Index
  • 動詞不明確 Unspecified Verbs
  • 簡單刪減     Simple Deletion
  • 比較刪減     Comparative Deletion

Copyrighted by HKSPT, No Duplication without permission.

成為NLP導師進修之路

當已完成 NLP身心語言程式學執行師認證課程 及 NLP高階身心語言程式學執行師認證課程,學員將符合資格報讀由 NLP 創始人「Dr. Richard Bandler」SNLPTM  於美國舉辦的 NLP 認可導師培訓課程 (Licensed Trainer of NLP),課程由 Dr. Richard Bandler 親自教授,詳情請與 SNLPTM 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