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韻樂小姐 (Ms. Michelle Chan)

M.S., BC-DMT, CCTSF

  • 美國紐約普瑞特藝術學院 (Pratt Institute) 舞蹈/動作治療碩士
  • 美國舞蹈治療協會高級註冊 (督導級) 舞蹈/動作治療師 (BC-DMT)
  • 認證臨床創傷(家庭)專員 (CCTSF)
  • Move2be (Creative Arts Therapy) 創辦人及總監
  • 香港舞蹈動作治療協會專業會員
  • 美國舞蹈治療協會專業會員
  • 香港演藝學院藝術學士 (榮譽)
  • 藝術及精神健康倡議者
  • 真實動作實踐者
  • 編舞/表演者
  • 舞蹈導師

陳小姐在香港土生土長,現為美國高級註冊 (督導級) 舞蹈/動作治療師、表演者、舞蹈教師、編舞、真實動作實踐者、藝術及精神健康倡議者 (Art and mental health advocate)、Move2be (Creative Arts Therapy) 的創辦人及總監,並透過實體/網上的形式在全港不同類型的非牟利組織、學校、商業機構、老人院等推廣關注全人身心靈健康及舉行Move To  Be Well的活動、培訓、督導、工作坊、小組及單對單環節。陳小姐的介入手法及理論框架揉合了舞蹈/動作治療、心理動力學、中醫五行及創傷知情照顧的元素,以身體、心靈、認知、行為、性格等   互為相連為基礎,協作來訪者發現自身的生命原動力。

陳小姐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藝術學士(榮譽)學位,主修芭蕾舞及舞蹈教育,曾獲匯豐銀行香 港與內地演藝學生交流獎學金,前往上海作文化交流。2010年加入香港著名藝術家王廷琳創立的舞蹈天使,並成為主要專業舞者、導師和行政人員,致力推廣藝術及生命教育的工

作。2017年,陳小姐前往紐約普瑞特藝術學院 (Pratt Institute) 攻讀舞蹈治療碩士課程,並於紐約市的精神病醫院及精神病監獄醫院實習,主要服務對象為精神病患者及監獄在囚人士。2019年,陳小姐完成了 “Bridging the East and West: Integrating the Five Element of Tradition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aspect of Dance/Movement Therapy”的學術研究,並在美國舞蹈治療協會的年度會議中發表。在學期間,陳小姐曾獲取傑出學業成績獎、碩士生領袖 獎及獲邀請到白宮向政客分享藝術在社區文化的重要性。畢業後,陳小姐在紐約繼續接受   團體心理治療的訓練及完成了創傷知情照顧及輔導證書課程。

陳小姐以舞蹈/動作治療師及舞蹈藝術家的身份到訪不同的國家作藝術文化交流及生命體驗,地方包括瑞典、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新加坡、緬甸、非洲、冰島、尼亞拉瓜及美國不同省   份,並透過本土及海外的文化體驗和工作經驗培養了她對身分認同、自我價值和國際文化的視野和觸覺,她更擅長靈活地針對不同族群、機構、文化的需要,融合舞動和各種藝術媒介去進行生命教育的工作,對象包括兒童、青少年、成人、腦退化症和視障的長者、在囚人士、精神病復元人士、智力和肢體有挑戰的人士、自閉症譜系障礙人士、腦性麻痺症患者及有心理創傷背景的人士。陳氏深信身體和動作是人類最原始的溝通和表達情感的媒介,無  論任何能力、年齡、性別、文化背景的朋友都能用身體這媒介了解自己、認識身體和情感的聲音和享受舞動的樂趣。陳小姐具感染力與融和力的帶領風格讓不同能力或文化背景的人  士都能透過藝術創作和自由舞動的過程中有探索自我的空間,從而釋放個人潛能及享受此  時此刻的當下,達到全人的身心靈整合及提升個人對群體的歸屬感。

 

專項課程 : 

舞動治療基礎應用證書課程  <<< (按此查詢課程)

人物專訪

【正能量】舞蹈治療師走入精神病監獄醫院 助囚犯藉舞動釋放心靈自由一刻 

除了要追求技巧,你又有可想過原來手腳隨意的舞動,伴隨著您的一呼一吸,已經可以幫助抒發情緒!

關心及適時聆聽自己內心是非常重要,立刻去片,了解更多,Michelle會教您透過舞蹈放鬆身心靈,由內到外take care自己。

資料來源: AXA安盛 

 

 

【自信人生系列】舞蹈治療師陳韻樂:以愛陪伴同行,重燃自信人生

舞蹈治療師,這個職業可能不多人認識。

陳韻樂(Michelle)是一位舞蹈治療師。從小開始學習芭蕾舞的她,雖然兒時沒有認真思考是否喜歡,但還是選擇考進了香港演藝學院,並一步一步,透過舞蹈找到自己。除了幫助自己從失意中重拾自信,最後更啟發到她踏上舞蹈治療之路,帶領大家,透過舞蹈療癒更多人的身心靈和協助別人在迷失中重燃自信。

不過,這條路走來其實絕不簡單,也經歷了不少失意和覺醒。究竟,舞蹈可以怎樣療癒身心,讓Michelle和大家可以從中釋放壓力和重燃自信?立刻看Michelle的親身分享! 

由享受到疑惑 衝擊她的自信泉源

從小學習芭蕾舞,Michelle享受跳舞帶來的美感和滿足感。因為渴望體會成為專業舞者的訓練,而成功考進了香港演藝學院。能深造自己感興趣的科目,本來是一大樂事,她卻說:「入讀舞蹈系後,身處於對藝術、美感、技巧有高要求及標準的環境,我發覺自己的不足,對前路開始感到迷失,變得愈來愈自卑,這時亦是我的人生第一個低潮期:承受巨大的自我衝擊,無法定義自己。」

因為期望的落差,個人自信受到衝擊,她甚至一度萌生放棄跳舞的念頭。同時,多年來參與比賽、考試和表演,追求完美舞步和姿態的壓力,也漸漸讓她無法享受跳舞,甚至反問自己「為什麼要跳舞?跳舞就只能是技巧的演繹?一定要滿足別人的標準?

不甘扮演公主 低潮轉化成自信的起點

在古典芭蕾舞的歷史,很多角色都與皇室宮廷和公主有關,當Michelle鑽研芭蕾舞的時候,總覺得自己的個性與公主優雅的形象格格不入,感覺像在「扮公主」。Michelle開始疑惑:「日以繼夜練習芭蕾舞,追逐舞種、技巧、美感的標準,希望自己能投入公主這個角色,但這真的是我嗎?個個都追夢,但什麼才是我的夢想?」

 

 

【習慣相信】接受真實的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 陳韻樂(舞蹈治療師)

資料來源: 好習慣 Betterme Magazine

 

健康人物專訪- 舞蹈治療 - 陳韻樂(舞蹈治療師) 

資料來源: 香港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