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工作學

好書推介: 快樂工作學 在職場上,「快樂」不是一種情緒,而是一種工作倫理、一項競爭力! 我們常常想:只要可以升遷或者達到下一個銷售目標,我就會快樂…… 如果成功會帶來快樂,那麼每個高升榮調的員工、每個達成目標的人,應該都很快樂。但隨著每次贏得勝利,我們的成功標竿就被推得更遠,快樂也更遙不可及。 現代人犧牲快樂、換取成功,結果只是在降低自己的成功率。 作者曾協助班夏哈教授設計「哈佛幸福課」,並針對一千六百名哈佛學生進行一項大型的快樂研究,其後更在一年內造訪五大洲四十個國家,為數千名大型企業主管進行訓練與演講,從中歸納出適用於各行各業的「哈佛七大黃金法則」。二○○八年金融風暴爆發,更幫助為數眾多的企業從這場艱鉅的挑戰中重新振作。 作者把所有的努力匯集成書,這套實用工具經過了全球金融家、學者以及許多專業人士的驗證,可以務實地幫助讀者克服障礙、逆轉壞習慣,達成生活與工作上的目標! 「愈快樂,愈成功」的哈佛七大黃金法則: 1. 快樂優勢──是一種工作倫理,一項競爭力 快樂優勢不是教你擺出笑臉,靠「正向思考」期待問題消失。而是務實地看待現狀,將自我潛能極大化。 2. 支點與槓桿──改變內在思維,就能改變外在表現 心態決定一切!調整你的工作心態(支點),就能得到力量(槓桿)。 3. 俄羅斯方塊效應──訓練大腦善用機會 一個人會充分運用機會,還是眼睜睜看著機會溜走,差別只在於焦點。陷在「負面俄羅斯方塊效應」裡,只會讓你更失敗! 4. 在挫折中成長──利用逆境累積上升的動能 描繪你的成功地圖,找到第三條路!身處職場逆境也能更快樂。 5. 蘇洛圈──從小處做起,逐步擴大你的能力範圍 當挑戰逼近,你該怎麽辦?先鎖定目標,再漸漸擴大範圍,重新取得主控權。 6. 二十秒定律──減少阻礙,把壞習慣變成好習慣 駕馭意志力就能成功?一旦意志力消退,你還能駕馭誰?別選擇阻力最小的道路,而是要改變舊有的路徑! 7. 人際投資──人際支援是你最重要的一項資產 孤立員工,等於切斷了你的生命線。同事對彼此的感受是預測團隊表現的最佳指標! 此書特色…

Continue Reading快樂工作學

The How of Happiness by Sonja Lyubomirsky – 書評

吳敏瀅 譯    轉貼文章來源:http://hk.positivepsychologynews.com/news/kathryn-britton/20080123106 我提名 Sonja Lyubomirsky’ 的著作 The How of Happiness: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Getting the Life You Want 為一本最值得為書架添置的正面心理學書籍。近來有很多好書,其中有一些對某幾個特定的範疇作出了深入的探討,但當你需要向一個只會看一本書的人推介時,我想應該是這本書。 第一部分探討的問題,「有可能變得更快樂嗎?」和「那為什麼有關係?」。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母親常說快樂是一些小贈品 lagniappe — 那是一個 Cajun 的字,意思大概是指那是面包師傅一打面包中的第十三個。面包師傅可能選了加入它,但那並不是必然要做的。因此我長大後認為追求快樂是一個愚蠢的目標。 Sonja 解釋了為什麼追求快樂並不是一個愚蠢的目標,即使建造快樂是一個較追求快樂為好的形容。她指出有50%…

Continue ReadingThe How of Happiness by Sonja Lyubomirsky – 書評

好書推介﹕催眠瑪麗亞-飛行家的奇幻之旅

  好書推介﹕催眠瑪麗亞- 飛行家的奇幻之旅 作者﹕李察.巴哈 (Richard Bach) 你知道你無時無刻都在被催眠嗎? 被親友、愛人、師長、陌生人,被新聞、廣告、文化、歷史,甚至被你自己催眠? 故事講及一位飛行教練,某天在雲空中聽見無線電傳來一個女子的求救:「機長死了,而我不會開飛機!」於是飛行教練隔空指導女子將飛機安全降落,救了兩條人命。事後女子對記者說,是飛行教練用催眠術救了她。 飛行教練根本不懂催眠術,但這讓他想起三十年前被催眠大師「黑神話」關在一間石頭密室的往事,黑神話說:「你只要穿越牆壁就可以走出來。」 飛行教練想,人怎可能穿越石牆呢?但接下來的一連串奇遇讓他發現,不但新手可以開飛機、人可以穿越石牆,甚至可以超越極限、完成不可能的任務。一切都源自意念。意念就是一顆催眠的種子,創造出他所經歷的一切。 作者簡介 李察.巴哈Richard Bach(1936.6.23~) 被譽為美國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夢想家,作品暢銷程度僅次於聖經。 李察.巴哈出生於伊利諾州橡樹園,先祖正是名音樂家巴哈(J. S. Bach)。他9歲開始寫作,但起初並未想當作家,反倒是17歲愛上飛行後,就休學去受訓成為戰鬥機飛行員,但因不適應官僚體系兩年不到就退役,改以打零工維持家計,直到23歲那一年才決心當個職業作家。 他的作品富有自傳色彩,多半與飛行有關,並取材自他的親身故事與生命哲學。1970年《天地一沙鷗》出版,起印量平平,但在口碑傳誦下兩年內突破一百萬本,蟬聯《紐約時報》排行榜榜首長達十個月,後來故事還被拍成電影。 李察.巴哈的創作重質不重量,數量不多卻本本暢銷,影響深遠,包括繪本《沒有一個地方叫遠方》(There’s No Such Place As Far Away, 1976)、入圍美國圖書獎關於一位倦勤救世主的《夢幻飛行》(Illusions, 1977)、尋找靈魂伴侶的《跨越永恆的橋》(The Bridge Across…

Continue Reading好書推介﹕催眠瑪麗亞-飛行家的奇幻之旅

好書介紹: 4%的人毫無良知,我該怎麼辦?

作者:瑪莎.史圖特博士 Martha Stout Ph.D. 好書介紹﹕四%的人毫無良知,我該怎麼辦? 「這是一本探討『好人為什麼會好而壞人為什麼會壞』以及『好人應該如何保護自己不要受到壞人傷害』的書,這本書很重要,也很引人入勝。」 在你身邊,有4%的人沒有良知,他們可以做出任何壞事,卻不會感到絲毫罪惡感! 小心,變態就在你身邊! 我們往往忽視一群潛藏在身邊的危險人物。我們以為,所謂反社會的變態會帶著一副罪犯的猙獰面目,能辨識,能加以提防。 但是這群反社會者不具這些特徵,他可能是你會說謊的前男友、你的好同事、學校裡頭嚴厲的體育老師,或是自戀的公司主管。 一般而言,有反社會性格的人毫無社會意識且缺乏道德感,不易接受社會習慣和規範的限制,往往以自我為中心而任性而為。 作者多年研究與觀察,描繪出這群人的真實相貌。我們周遭有將近4%的人口比例為反社會性格的人,這些人自小開始隱藏內心深處想控制他人和不認輸的真實性格,並且對外展現出迷人有趣的個人形象,正因如此,一般大眾往往臣服在這些人熱情、複雜和性感的魅力之下,最後卻遍體鱗傷。 作者藉由過去二十五年的臨床經驗,剖析許多遭受反社會性格的人影響的真實案例,幫助讀者釐清諸多冷血社會新聞的根源,並且提供為人處世的建議。就算無法提防,但我們要藉由體認義務、友誼和愛在人際關係中的重要性,勇敢面對社會的殘酷和折磨,讓生活平安。 你認識沒有良心的人嗎? 是你那個撒謊成性、老是騙人的前夫嗎? 是你那個殘酷成性的高中體育老師嗎? 是你那個愛在開會時把人罵到狗血淋頭的老闆嗎? 是你那個剽竊你的創意的同事嗎? 讀完本書後,你會發現你並沒有誤會你的前夫。他是反社會人格者。至於你的老闆、老師或同事呢?他們或許也是。 我們要如何辨認沒有良心的人?他們有一個主要特徵,他們身上有某種光芒或是個人魅力,這會讓他們看起來更迷人、更有意思,也會讓別人都相形失色。他們比別人隨性、熱情、複雜、性感,所以我們很難辨認出他們,也很容易被他們迷得團團轉的。更重要的是,反社會人格者跟我們截然不同,因為他們無法愛人。反社會人格者早早就學會了如何流露虛假的情感,但實際上他們對別人的痛苦是漠不關心的。他們只喜歡控制,只喜歡贏。 事實上,我們都認識起碼一個以上的反社會人格者。我們可能讀這本書讀到一半就突然發現我們認識的某個人(跟我們共事的人,或是跟我們有關係的人,或是我們把票投給他的人)竟然是反社會人格者。但我們能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呢?史圖特醫生說,為了對抗反社會人格者,我們必須質疑權威,提防諂媚,當心裝可憐的戲碼。但首先,如果有反社會人格者在向我們招手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要隨他們起舞。 本書教你如何辨識反社會人格者,也教你如何擊敗你所認識的反社會人格者。 Licensed Practitioner Certificate Course of NLP for Caring…

Continue Reading好書介紹: 4%的人毫無良知,我該怎麼辦?

好書介紹﹕我只是特別,不是難搞

作者簡介:南琦 好書介紹﹕我只是特別,不是難搞 許多人喜歡透過命理節目、報章雜誌和網路上的人格遊戲,瞭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這些人格「小測驗」或許正好點出了某些困擾,卻無法分析成因或是預測未來的變化。如果想要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你應該試試另一種專業的模式。 精神醫學將問題人格分為三大類共十種,其中許多人格特質在一般人身上都可以看到,是否造成問題通常只是程度上的差別。臨床心理師南琦以這些分類為基礎,描繪十種不同的人格面向,敏銳的觀察加上生動的文筆,讓讀者能解讀自己主要的人格樣貌,並從其中找出人格的優勢。 無論是生性多疑、衝動愛冒險、活潑自信、敏感內向或是追求完美……這些穩定不易改變的特質,長期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和反應,過與不及都會造成生活上的麻煩或是人際關係的困擾。例如愛乾淨本該是件好事,但時時要求一塵不染甚至要周遭的人一起配合,就很容易讓自己太過辛苦,或是引起其他人的抱怨;不過像是醫院或餐廳等地方,對於衛生有嚴格的要求,這些追求完美又愛整潔的人如果從事相關的工作就能一展長才,甚至表現傑出。 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人格符碼,無關好壞,只有適應不適應的問題,如果有些功能不良的狀況,也可以利用相關的認知與行為技巧來調整。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彈性運用自己的特色,找到能夠盡情發揮的舞臺。 Workshop on Managing Difficult Personalities 處理刁難人士之十型人格工作坊

Continue Reading好書介紹﹕我只是特別,不是難搞

好書推介: 歷史名人的心理分析

好書推介: 歷史名人的心理分析完成了超過 100 班「處理刁難人士之十型人格」工作坊 (公開課程及企業培訓),我開始相信「性格決定命運」這道理。 課堂中,學生會不時要求介紹有關書籍閱讀,以增進對人性人格的理解。以下是我推薦的另一本好書,相信你們會喜歡的。這是一本兩年前商務出版(2009年)的書 -《歷史名人的心理分析》。 近年中小學裏常提及「通識」,通識其中主要元素是「跨學科」,這書正是「跨學科」的典範。作者岳曉東是一位心理學家,書中分析的心理問題,都是以歷史人物作例子,讓我們更易理解及掌握。我個人認為,要認識心理病,最好能用具體案例分析,這樣比抽象講理論更易於掌握,也比起一般學術書籍以我們不認識的病人個案講解更實際。對於不太認識病理學的朋友而言,我認為讀這本書有幾個好處:深入淺出,易於明白及理解,讓人對心理問題有更多認識從史實中切入現代心理學研究成果,觀念新穎獨到,亦可作為自我反思,以史為戒除了重溫一些歷史人物的事蹟,這書創新地將歷史學與心理學結合,啟發我們將兩門知識,交互理解 (Crossover Understanding),揭示了人物性格、心理對其自身乃至歷史發展的影響。全書共二百多頁,分成五個大課題,人格障礙、認知障礙、人格缺陷、自我認知及人格完善等,選取22位古今中外的歷史名人,如希特勒、李世民、袁世凱等,剖析歷史。從心理分析的角度剖析歷史,從史實中切入現代心理學研究成果。此書除了讓我一覽這群名人之生平,豐富歷史知識外,也給我很多人生啟示,讓我好好檢視自己,反思人生。哈哈,只要每日抽空看一、兩題目,兩星期便應看完,實在很適合上下班交通時間閱讀。 值得推薦! 處理刁難人士「十型人格」工作坊Workshop on Managing Difficult Personalities / Customers

Continue Reading好書推介: 歷史名人的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