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執行師是什麼樣資格證書,具體是什麼內容的課程

在從事NLP文化傳播的工作中, 經常有朋友會問我:“NLP是很好的學問, 我要把它全部學完, 究競完整的NLP課程包含了哪些內容?”這種心理我非常理解,因為NLP確實太吸引人了。 在2002年我初次接觸NLP的時候,也是這個想法。只是,從2002年到現在,我用了18年的時間,還沒法把NLP的課程學完。在這裡,我想把我學過的和知道的做一個分享,供各位NLP愛好者參巧。 依據國際NLP協會SNLP對NLP課程所制定的標準,完整的NLP訓練包含了五部份的課程,依序分別是: NLP專業執行師(Practitioner), NLP高級執行師(Master Practitioner) ,NLP導師(Trainer)。 1. NLP專業執行師(Practitioner): 受訓時間為60-80小時。學習目標是深入瞭解NLP的理論與架構,並將NLP的各項技巧與模式整合,運用至日常生活中。 此階段的課程,由外而內,由意識到潛意識,逐步探索人類的溝通模式以及大腦的操作模式,透過在行為、情緒、能力層級的探索,讓學習者開始從人的表象開始"認識人"。 目前,此課程在香港一般為8天,晚上也有課程安排,加上課後的督導時間,超過60小時。課程一般分三至四個月完成,每階段2天,每階段之間隔半個月舉辦,使學員有充足的時間練習的接受督導。 詳情點擊:NLP專業執行師(Practitioner)課程。 2. NLP高階執行師(Master Practitioner): 受訓時間為80-120小時。 能展現出高階的NLP基本技巧、方法、模式及觀念的辨別能力,並能完全地運用於自己或他人身上,達到精通的目的。 此階段課程著重於探索,更高影響力的能力、信念、價值觀的層級,使用高階的NLP技巧,往內在、高層級探索,讓人變得更全面、更有效率、更有方法。 將NLP執行師課程內容從新整合,使NLP由技巧變成文化,變成能力,如果說執行師課程讓你學會用NLP,那高級課程是一個讓你活出NLP的課程。 詳情點擊:NLP高階執行師(Master Practitioner)課程。 3. NLP導師(Trainer): 受訓時間為100小時。 能顯性、隱性的執行所有NLP的技巧及概念,並能將NLP的文化、技巧傳授於他人,使學員能有效地掌握NLP專業執行師(Practitioner)、NLP高級執行師(Master Practitioner)內容。…

Continue ReadingNLP執行師是什麼樣資格證書,具體是什麼內容的課程

NLP溝通模式

NLP身心語言程式學 - 卓越溝通模式 生命的素質,與我們的溝通素質有直接關係。成功的人士,一般都擁有卓越的溝通能力。相反,在這世上,許多人縱然擁有明確的目標和計劃、特殊的才華和能力,但是因為欠缺了良好溝通能力和人際關係,最後得不到協助和資源。人類溝通是一系列非常複雜和抽象的過程。要詮釋這個過程,NLP 的始創人,基於從認知心理學 (Cognitive Psychology) 的基礎上,創造了NLP的溝通模式,它讓我們更瞭解人類的溝通過程及對外界事物刺激而產生反應的認知心理過程。 NLP身心語言程式學 - 資料過濾網 我們透過身體的五個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接收外界的信息。當外在事物被感官吸收,但還沒有產生內心表象之前,這些外在資訊會先被過濾。心理學家喬治米勒 (George Miller, 1953) 曾研究出一個稱為魔術數字的理論,他發現到我們的短暫記憶只能夠處理 5至9 項類別 (chunk) 的資訊。感官系統每秒接收超過兩百萬個「類別」的資訊,為了要應對身邊所發生的事情,感官系統需要決定將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信息上。我們透過以下的過濾網:價值觀、信念、記憶、語言及後設模式(慣性過濾網)等,決定外來資料對我們的重要性。 另外,一個容易被忽視,卻很重要的過濾網就是「語言」。其實相對於真實的體驗而言,語言並不是真實的。因為在運用語言時,我們會受「語言」及運用詞彙的限制,將當中的資料整理,同時進行了過濾,把它們:刪減、扭曲及一般化。 NLP 溝通模式的刪減過濾 Deletion 當我們用語言表達體驗時,「刪減」是必須的。要道出整個體驗的每個細節太花時間了。不作出「刪減」會使我們淹沒在自己的經歷裏 --- 太豐富的資料令我們不知從何入手。 有些人能集中精神,因為他們懂得「刪減」令人分心的事物。假使我們能在一個很多人的環境中「刪減」了所有其他聲音,讓自己專注於某人與我們的對話;那不是很有用嗎?但是,有些人卻過量「刪減」,把所有不喜歡聽的信息全都「刪減」了,變成偏聽!故此,「刪減」的成效,有用與否是很在乎用者的應用方法。   NLP 溝通模式的扭曲 Distortion…

Continue ReadingNLP溝通模式

What is NLP? 什麼是NLP?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 NLP Training

NLP 身心語言程式學 (全名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What is NLP?  什麼是NLP 呢? 很多人以為NLP是正向思維,是輔導技巧,是談判策略,或是管理技術,這全部只是NLP的應用,而並非NLP本身。事實上,沒有清晰的思維能力,那會有良好的溝通? 啟發他人的輔導治療?成功的談判及管理?NLP就好像是人類大腦的「操作手冊」,幫助瞭解溝通過程中身心行為的互動關係,讓你可以透過觀察別人的行為、聆聽其語言模式,從而更瞭解對方的思想及內心世界。 以下是美國科羅拉多州政府對NLP所作的部份闡釋: “…NLP的理念可以應用在理解和改變人類的經驗與行為上。NLP應用於心理治療的範疇,証明為一套效力強大、快速而靈活的技巧,使人類的行為和能力獲得重大和長久的改變。” 原文:“ ….NLP’s principles can b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make changes in, any realm of human…

Continue ReadingWhat is NLP? 什麼是NLP?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 NLP Training

人類的羊群效應

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他們在豢養羊群柵欄的出口處,橫放一塊木板,然後驅趕羊群跑出柵欄,只要第一隻羊跳躍過這塊木板,接著第二隻、第三隻、第四隻就會一一跟著跳過了,即使把木板悄悄移走,後面的羊群還是會跟著前面的羊隻,向上跳躍一下。科學家把這種現象叫做「羊群效應」。   以下的實驗,也引證了人的羊群效應。我們或許會覺得羊群的可笑,但冷靜想想人類,又何嘗不是像羊群那樣地盲從可笑呢?日常生活中我們「從眾」而不自知;我們「媚俗」而不自覺,於是「人云亦云」;於是「一犬吠影,萬犬吠聲」;於是「一人吐虛,萬人傳實」;於是我們也加入了「羊群效應」的行列而不自知。  

Continue Reading人類的羊群效應

「處理刁難人士之十型人格」工作坊

活動快訊: 「處理刁難人士之十型人格」工作坊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有機會遇到難以相處的人,或許會引起很多人際關係問題。他們可能是極度敏感,說要投訴的偏執型,亦有可能是行事魯莽而好攻擊的反社會型,更可能是情緒變化快速但愛表現的戲劇型。如果能夠選擇,我們或許會避開他們。但是,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刁難人士,我們又可以如何應付,繼而分析他們的行為和背後動機,甚至長遠如何與他們建立關係呢?   本機構於二零一六年六月二十二日舉辦了「處理刁難人士之十型人格」工作坊,並邀請香港專業培訓學會首席導師 – 朱俊德先生作講員,共有七十多名來自不同單位的同工參與。工作坊中,講員從精神醫學及心理健康的角度,運用深入淺出的手法,輔以生活實際個案為例子,帶出十型人格的特質,為同工帶來反思的機會及好好裝備自己。再者,工作坊亦令大家更關注如何平衡個人情緒、工作及人際關係,讓同工獲益良多。同工於課程完結後均表示對刁難人士的性格特質加深了認識,同時亦在面對刁難人士的時候,能有效及智慧地處理,提昇自己面對他們步步進迫時的應變能力。最重要是能提昇優質服務之餘,也關心個人情緒的處理,令前線同工有信心去面對工作上的挑戰。 「處理刁難人士之十型人格」工作坊 Workshop on Managing Difficult Personalities / Customers

Continue Reading「處理刁難人士之十型人格」工作坊

獨自吃晚餐的男士,容易患上抑鬱症

  獨自吃晚餐的男士,容易患上抑鬱症 最近一份南韓的調查問卷研究,在社交心理國際期刊刊登,這項研究在 2014 年進行,訪問了4181 名成年人,結果發現獨自吃晚餐者患抑鬱症風險較高,相比能夠與家人一同吃晚飯的竟然高出 50%。 至於男女相比之下,這個研究亦發現男性的風險較性高,比一般抑鬱症患者以女性為較高的傾向出現逆向變動。研究發現男性當中,比起能夠與家人一同吃晚飯或獨自吃飯的女性高出 2.4 倍!   Certificate in Managing Depression & Suicidal Behavior (Class 6) 處理抑鬱症及自殺危機證書課程 (第六屆)

Continue Reading獨自吃晚餐的男士,容易患上抑鬱症

批評容易讚美難

一顆懂得欣賞的心,一對懂得欣賞的眼睛,一張懂得欣賞的嘴巴,令你在人際關係上天下無敵。 現實是,批評別人就很容易,欣賞別人卻是很難,更不用談上讚美,結果做成人際關係決裂、猜疑和不信任。 我們習慣在批評的時候,可以衝口而出,滔滔不絕。但讚美總是經過深思熟慮,說不出口,擔心讚壞別人,不知道這是不是中國人的習慣,從小父母很少當面讚孩子,長大之後,才領悟到讚美的力量。 如能學到用心欣賞是第一步,用口說出來,才是真正的讚美。 欣賞就是用眼睛去看,用心去領會和認同,再用說話去表達出讚賞。 在工作及生活中,人是需要彼此欣賞的,欣賞別人是一種對人的尊重和認同。 我們都渴望被人欣賞、被人關懷、被人愛戴,但卻往往忽略了欣賞別人,或者更多的時候,我們太過關注去找別人的缺點,別人的不稱職、不自覺地又跨大了自己的優點,甚至在別人不幸的時候,尋找自己的幸福。 說到底,欣賞是相互的,你想被人欣賞,就得先去欣賞別人,只有懂得欣賞別人的人才會被別人欣賞。 人人都喜歡聽好話,能夠說出欣賞別人的話,誰都愛聽。 你準備好讚美的說話沒有? 如果還沒有,不是沒有讚美的人和事,只是沒有一對欣賞的眼睛。 Copyrighted by Lawrence Chu 作者: Lawrence Chu 版權所有 - 文章轉貼請引述出處,謝謝。   Licensed Practitioner Certificate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for Caring Professionals

Continue Reading批評容易讚美難

關係比一切都更重要

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而是在於你認識誰。 最近在網路上,看了一篇調查報告,來自史丹福研究中心,一個人賺的錢,12.5% 來自知識,87.5% 來自關係,你相信嗎? 人際關係是這麼重要,就是創造財富的關鍵嗎? 假若成功的道路上,關係比知識更重要,發展人際關係應當是我們優先要處理的,你覺得如何? 在網路上的這篇文章,提到二十種方法培養出優秀的人際關係,大部份都有很重的商業味道和企圖心,我並不太認同,唯獨以下四種我覺得很重要,可以跟大家分享: 一、幫助他人成功 任何一個成功的人士,不可能獨自就可以達到,都需要別人的幫助。 當你曾經幫助過別人,別人也有機會在你需要的時候幫助你,關係就從此建立。 二、努力讓自己付出多於回報 不是說笑,當你為別人提供有價值的東西,別人就會聯繫你,就是這麼簡單,關係就建立了。 三、慷慨大方 在社交圈子中,最成功的關鍵是慷慨大方,不是貪圖小便宜,而要慷慨付出,誰會抗拒付出的人,關係就建立了。 四、尊重別人 說到被尊重,每個人都渴望,你懂得尊重人,一定受到別人的欣賞,關係就建立了。 就是這樣的簡單,你會相信嗎? 參考資料來源: http://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48067  

Continue Reading關係比一切都更重要

靜觀會改變大腦

靜觀(又稱正念)是近三十年非常流行的身心健康法。雖然靜觀有佛教的背景,但經過多年的研究及改進,現已成為一套科學化的系統方法去提升身心健康。直至2015年,國際間已發表超過500篇相關研究報告。靜觀在各種情緒病的治療、減壓、痛症適應等均有臨床實證,其中靜觀認知治療在針對復發性的抑鬱症成效顯著。同時,靜觀也在精神健康服務、教育、工作間,甚至懲教和司法機構等被廣泛應用。靜觀不但是一種治療情緒困擾的方法,也是一種自我照顧的方法。 靜觀基礎體驗證書課程 Certificate in Foundation Course in Mindfulness-Based Practice 日期時間: 24/8/2016 (星期三)  9:30am – 5:30pm (合共7小時) 導師: 凌悅雯女士 (Ms. Candice YM Ling ) 臨床心理學家   按此查看詳情    

Continue Reading靜觀會改變大腦

人生規劃 – 黃金30年,教練陪你開啟豐盛的人生講座

人生規劃 - 黃金30年,教練陪你開啟豐盛的人生講座 明愛向晴軒舉辦 香港專業培訓學會合作提供義務人生規劃教練   第一部份: 日期:2016年1月9日 (星期六) 時間:下午2時30分 - 3時30分 地點:明愛賓館7樓701室 嘉賓講者: 陳國禧醫生 (人生教練) 內容: 分析黃金三十年挑戰與優勢 人生規劃教練服務如何讓你重新為自己訂立目標,開啟豐盛人生 費用:全免 同場免費體驗一對一「人生規劃教練服務」 (coach tasting) 第二部份: 體驗環節時間:下午3時30分至4時 或 4時至4時30分 名額:20 (入選者將有專人通知) 費用:全免…

Continue Reading人生規劃 – 黃金30年,教練陪你開啟豐盛的人生講座

NFPS Physical Restraint & Breakaway Instructor Refresher Training

NFPS Physical Restraint & Breakaway Instructor Refresher Training 恭賀 30 位 NFPS 認證導師完成每年一次 Refresher Accreditation 。這個課程肯定是香港現時同類課程的最高標準,英國認證機構要求各導師每年必須重修,才可獲得新執照。在香港,這樣的要求看似很難,我們堅持推動了第四個年頭,結果得到大部份 NGO 及導師的認同,持續多年支助職員參與評核,提升水平。第一屆同學至今,連續 4 年 100% 同步每年重修 refresh,亦見證了你們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從分享之中,知道香港仍有醫療機構導師重不 refresh, 而且還教授英美禁止多年的危險技巧,在此提醒各機構管理層,必須嚴肅查問導師認證,以免得不償失。 再次衷心多謝參與機構及各導師,你們的支持讓 NFPS 成為香港同類認證課程的最高標準。

Continue ReadingNFPS Physical Restraint & Breakaway Instructor Refresher Training

優勢做就成功

我很慶幸,十五年前就決定要走自己培訓的道路,開始裝備自己,開始學習不同的學科。這是一段相當漫長的日子,當時我堅持的主要理由就是做自己喜愛的工作,做自己有興趣的工作。

我很喜歡學習,每次機構有培訓課程,總是希望可以被選上,可以參加。很不幸,多次因為資源分配問題,學額有限,最終都不能如願。不竟打工的人,自己沒有最終話事權,不是你想去,老闆就一定安排,這也怪不得誰。 (more…)

Continue Reading優勢做就成功

職場暴力的定義

對許多人來說,暴力一詞並不陌生,每天新聞都聽到大大小小不同的相關報導,暴力是生活常見的事實,簡單來說,暴力就是攻擊行為的一種型態,凡意圖引起他人身體的、心理的傷害之行為,即為暴力行為。 對於職場暴力的定義,社會仍未能達致完全的共識,要決定什麼行為在工作間可接受,什麼是不可接受,不同文化及社會背景、在不同行業也有不同的界定,因此要決定什麼行為不可接受,並沒有一致的界線及國際標準。 根據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的資料顯示,國際勞工組織對職場暴力的定義,是僱員在工作期間,又或直接地因為需要工作的原故,受到任何不合理的待遇或行為上的攻擊、威脅或傷害等,便定義為工作間的暴力。當中大致可分為兩個類別,僱員與僱員之間的暴力,及僱員和任何在工作環境中出現的非僱員之間發生的暴力。而工作間的定義,包括僱員因工作關係而需要前往或逗留的任何地方,及僱主直接或間接要求僱員去的地方。(1) 大多數人認為職場暴力就是人身攻擊,然而,眾多國際勞工及健康組織對職場暴力有一個更廣泛的定義,職場暴力泛指員工在執勤時受到暴力對待、辱罵或威嚇,並對其人身安全構成威脅和在心理上造成的滋擾。 事實上,若工作間暴力行為不加以遏止,問題之嚴重程度會日益增加,最終有機會釀成人命傷亡。 案例一: 的士乘客語言暴力 根據香港法例第 374D 章﹕道路交通(公共服務車輛)規例 46條,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說粗言,可能已經犯法。 2010年聖誕節,一名休班消防員張先生,在旺角帶醉截乘的士前往黃大仙,張涉嫌粗言穢語辱罵司機。司機不甘被辱將車輛駛往黃大仙警署報警,指控乘客張先生以冒犯性語言責罵司機。警方交通部深入調查後,根據法例第374D章道路交通(公共服務車輛)規例,票控張姓男乘客。   案例二: 粗口侮辱醫生 2014年4月18日,一對同居情侶,帶同女兒到屯門醫院急症室求診,因等候兩小時仍未能見醫生而動怒,與在場醫護人員爭執,並以粗口辱罵醫生,又直斥醫生「讀屎片」、「無醫德」,最後遭醫院管理局票控違反《醫院管理局附例》,被裁定罪名成立,兩人各被罰款 1,000元。 職場暴力的定義 職場暴力是指在工作間所發生的任何形式之身體傷害,威脅性行為或辱罵,包括語言暴力、威脅、欺凌和其他傷害身體的行為,例如毆打、傷人、強暴、威嚇、電話滋擾、恐嚇及對人粗言穢語等。 美國職業安全及健康研究所(2006)   參考資料: (1) 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 Copyrighted by Lawrence Chu (轉載請引述出處) 作者: 朱德俊先生 (Mr.…

Continue Reading職場暴力的定義

單單在未經同意下接觸、或沒有合法理由下觸摸對方,已算是襲擊。

5f8c4-people_jm_training

最近引起全城關注的女文員被指「胸部襲警」事件,法官判襲擊罪成,被告判囚3個月15日,全城譁然。此案可斟酌的地方是:「襲擊」的法律定義到底是甚麼?

其實,單單在未經同意下接觸、或沒有合法理由下觸摸對方,已算是襲擊。以下資料,可以豐富大家對相關法律的認識。

(more…)

Continue Reading單單在未經同意下接觸、或沒有合法理由下觸摸對方,已算是襲擊。

多謝選擇了我們的NLP課程

身心語言程式學執行師認證課程 (第16屆) 畢業 市場上有不少NLP課程,多謝你們選擇了HKSPT 的NLP,特別多謝遠道而來的澳門、珠海及台灣朋友。你們完成了八天的課程,應該明白為何你的朋友會推薦你參加。 在NLP的教學中,已經差不多十個年頭,教過無數的學生。作為一位導師,最大的回報莫過於見到學生成長,在你們的練習、功課及回饋當中,我體會到你們的努力和成長。 多謝你們,在我的培訓路上,與我行了,日子總要過去,人總要離開,但無論如何,這一段路肯定是最美好的回憶。 四個月,八個星期六的課堂終於完結了,除了依依不捨之外,更高興見到你們畢業時的喜悅面容!學習是終身的,其實,我也在你們身上學了許多!謝謝你們! 最後,這個課程是終身支援,亦歡迎你有時間回來重上。期望有機會在其他課程再見到大家。 Lawrence Chu   身心語言程式學執行師認證課程  Licensed Practitioner Certificate of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Continue Reading多謝選擇了我們的NLP課程

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才能展現一流的自己!

今日課程開始,我邀請學員自我介紹,其中一位學員的回應:「我們的機構很細,沒有名,而我的崗位更沒有人認識,沒什麼好提的,今天沒有什麼期望,可以直接跳過我。」於是我也沒再多問。 從那一刻起,我就在心裡告訴自己,無論你來自那一個機構,你的崗位是如何低微,只要用心學習,我就把我所有認識的,教給每一個願意學習的學生,唯有讓他們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才能展現一流的自己。 很多人認為自己服務的機構很小,不起眼,自己的崗位更不值一談,所以在工作上就得過且過。但我卻認為這種態度是要不得!無論我們身處於什麼樣的環境,都應盡心付出。相較於把一個本來就很成功的事業來說,把一個原本不被看好的事情做到成功,才是更加了不起的事! 人生並不會永遠如你所期待一樣,可以站到最高峰的位置。但即使身處在一個不如你期望的環境,也不表示你的人生沒了。你今天沒有考上自己最心願的大學,沒有進入一流的機構,也不能敷衍應付,因為所有的年日,都是人生的過程,都是一種累積。 與其不停自怨自艾,覺得懷才不遇,倒不如看清自己的環境,好好運用周邊的資源,培養自己,無論在哪裡,都能夠有所發揮,這樣一來,不管去到什麼地方,都會是一個佼佼者。 Copyrighted by Lawrence Chu   Licensed Practitioner Certificate Course of NLP for Caring Professionals

Continue Reading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才能展現一流的自己!

終身的職業,永遠的身份

老師的身份,有別於其他的職業。當人離開了工作崗位,大部份的職業,別人都不再以他的職業身份稱呼他,唯獨是幾個職業,包括老師、牧師及醫生。有話是這樣說的: 『一日為師,一生為師』。從這裡可以看出,我們對老師這個身份的尊重。 每個人的人生中,必定遇過不少老師,有好的,也有『衰』的。 今天有幸為一間中學進行教師發展日培訓,有感而發,其中一節活動,老師們分享了兒時自己經驗中的好老師和『衰』老師的故事。說到好老師,很感人,也很鼓舞人心,說話者眼中的淚光,盡顯了懷念好老師之情。最後,大家給了一個小結論,心中的好老師,不一定是學術水平很高,很『叻』的,而是真心關懷學生,與學生在一起,像是朋友。 另一邊廂,談到『衰』老師,說話者的內容,雖然已過數十年,說的人還帶著點氣憤。那種被羞辱、被傷害、被虐待的經歷,是烙印,是埋藏心底裏未平反的冤屈。 不竟,人是很容易受傷害的動物,很多人的經歷,就像老師們的分享,我們遇過好老師,相信也必定經歷過『衰』老師的折騰。最後,我借用著名教育心理學家Dr. Heim Ginott,在他1956年出版的書中,他作了一個驚人的結論: 老師是課堂上的決定性因素。 作為一名老師,擁有極大的力量,使孩子的生活在痛苦中,或者歡喜快樂,也能成為酷刑的工具或啟發別人的器具,可以羞辱或幽默,傷害或治癒。在所有情況下,是老師的行動,決定危機是否升溫或降溫,是人性化或去人性化地對待一個孩子。 很發人心省的結論。老師是終身的職業,永遠的身份,作為一名老師,擁有極大的力量,我們永遠尊敬老師,永遠懷念生命中曾啟發我們的老師。 Copyrighted by Lawrence Chu   Licensed Practitioner Certificate Course of NLP for Caring Professionals  

Continue Reading終身的職業,永遠的身份

既熟識又陌生的立法會

得知有機會去立法會,為議員助理及申訴部職員分享如何處理難於應付的申訴者時,感到既興奮,又緊張。培訓當日,積極地作好最佳準備,不竟也是第一次到立法會,既熟識又陌生。首次到立法會感覺良好,參加者學習氣氛投入,不同政黨的同事也很融洽討論和分享,未見平日電視畫面議會內的厲言反擊,連珠炮發的情況。課程完後,還有職員帶領參觀,詳盡講解議會發展及歷史。最後,第二天就收到立法會的傳真致謝信,很欣賞職員的工作效率,多謝給予的正面回饋和鼓勵。

Continue Reading既熟識又陌生的立法會

社福界前線須應變

多謝明報JUMP的訪問,讓人本暴力控制法及脫身法可以更多人認識。職埸暴力事故,不竟都唔希望在任何機構及職員身上發生。多年推廣,終見成效,喜見愈來愈多社福機構重視員工職業安全,投資時間及資源,培訓導師,讓員工及服務對象更安全。  

Continue Reading社福界前線須應變